程鑫接受访谈
程鑫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材料系教授,曾任材料系系主任。他说,南科大的人非常用功,大家干事创业都有深圳精神、深圳速度。
Q:当时您放弃了在美国的终身教职,选择到南科大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程鑫: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在美国学习工作一共待了16年,回国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不是突然一下子有这个想法。我个人感觉从发展的大趋势来说,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或者学者在国内能够发挥作用的机会,能够作出的贡献要比在美国大很多。我父母在深圳住了十多年,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就知道深圳要办南科大。其次,最主要的还是深圳这个城市的氛围和机会。我做工科研究,在美国的时候也会感觉有种趋势,就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接触的越来越少,因为美国很多制造业外迁了。做工科的话,如果不跟实际的产业结合起来,你做的东西就是停留在实验室的状态,走不出去。我想做一些跟产业紧密结合的东西,做出来的成果能被产业所应用,产生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与电子材料和器件相关的技术领域,深圳可以说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最好的产业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南科大也是选择了深圳。
Q:您怎么看南科大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比如书院制?
程鑫:我觉得书院制是非常好的做法。我在美国大学也教过书,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总体比较起来不太一样。中国学生基础知识好一些,但是自主性、独立性差一点。美国在这一方面正好反过来,学生基础性知识可能打的并不是特别牢,但是自主性独立性比较强,自己有想法,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们也不害怕跟老师交流,经常问老师一些东西。中国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比如学习内容,高中为了高考,可能高二就把高中三年的课程上完了,高三就反复学习同样一个东西,就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但是大学不一样,大学一来之后每门课程进度都非常快,你前面基础没打好,后面没人会等你的,也不会重复把前面的课再讲两遍。所以要求学生要会学习,快速接受大量的新知识。第二个要求自主掌控能力比较强。我们以前讲,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小时,你自己在课下可能要看6—8个小时。不仅看教材,找参考书,还要找一些习题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当中不适应。再加上很多高中老师跟他们说,你们好好学习,好好高考,到大学就轻松了。很多孩子也是抱着这个想法来到大学的,一上大学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跟学生讲,你们要把大一当成高四来对待,要有这种精神才可能适应。而且大一这一年我觉得是最为关键的,如果第一年没有适应好,后面学习压力大,就会跟不上。
书院制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充分和老师交流。比如学生要选课,可以跟老师聊聊。像新材料很多同学就不知道,半导体材料怎么回事,到底属于哪个学科,我要在哪个专业学。像航空航天,我应该在哪个专业能学到航空航天相关的一些知识。还有很多同学对未来的规划不是很清楚,好像以前一步一步都是别人安排好了,现在大学毕业之后该怎么办,干什么,目标也不是很清晰。我们发现最后出路非常好的南科大学生都是目标很明确,他一来就很清楚需要什么。我们的导师制,学生一进校马上有一位书院导师负责。南科大前两年不分业,所以前两年管理是在书院。但是后面选定专业之后就是院系来接手。
南科大有两个改革创新任务。一个是探索中国现代大学的体制机制,另外一个是探索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实人才培养,专业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他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交往、团队协助等各方面,对一个事物独立自主批判性的见解,自学能力等等。一个人能力的培养远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教育?就是一个人忘掉书本上所学的全部知识后还剩下的东西。所以南科大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科研为抓手,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做科研之前学生对一个课题是完全空白的,然后你要做计划,做完计划规划以后要去实施实验。做完实验之后要把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提出并验证可能的理论。总结完了之后还要以成果的形式,比如论文、学术汇报跟同行交流,把成果传播出去。所以这个过程锻炼了一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从文献调研过程中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到实验计划和实施实验过程中需要的规划和动手能力,到实验结果分析需要的综合批判能力,到最后成果交流时需要的书面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另外做科研的过程当中,你要跟别人合作,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所以科研是非常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为什么南科大招生的规模比较小?这样我们的师生比会比较高,能给南科大的同学提供丰富的机会。我们目标就是给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实验室做科研的机会,确实我们也做到了这一点。像其他高校,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进入课题组开展研究。南科大是全覆盖,所有的学生毕业之前都做了一段时间科研,有这样一个经历。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Q:您怎样看待南科大的科研环境?
程鑫:我觉得非常好,很多老师在其他地方都可以拿到职位,甚至职位比我们这边更高,但最终都选择来到南科大,这跟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是有比较大的关系。南科大海归老师比较多,在国外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或者科研院所都有工作经验。南科大从内部的管理模式上,更加接近于国外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管理模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独立PI制,课题组制。这一点对年轻老师的吸引力非常大。因为从中国传统大学的角度来说,一些年轻学者基本上很难有自己独立的课题组。南科大的Tenure-Track,一般年轻教授进来以后有一个6年的考核期,然后学校会进行非常严格的评估,在全世界范围找学者和同行评估。评估通过之后,就会给他一个终身教职。南科大的年轻老师拿了终身教授之后,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探索一些真正有重要影响力,有重大意义的研究,不用在乎短期评价,往往能够做出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Q:这些年给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什么事?
程鑫:整体上我的印象是南科大这几年发展速度特别快,背后是有多方面因素在支撑。南科大的人非常用功,无论是老师还是行政人员,大家干事创业都有这种深圳精神,深圳速度。我在美国大学也工作过,我觉得南科大这边工作强度远超过美国。在南科大我们住在校园里面,经常周六晚上开会,有点分不清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实验室都是24小时开放的,像我现在负责的学校公共平台,我们有的设备是24小时运转的。因为用的人多,怕大家白天抢不到时间,只能晚上用。当然也非常感谢深圳市给我们提供很好的资源,帮我们建立起这么高水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