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

EN       返回上一级       师资搜索
郑春苗
讲席教授
AGU Fellow
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0755) 8801-0020
zhengcm@sustech.edu.cn

基本概况:

美国威斯康星 (麦迪逊) 大学博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AGU) 会士、美国地质学会 (GSA) 会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外籍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 (海外杰青)获得者(2006)。发表了6部专著,包括《Applied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ing》(Wiley出版社),以及480余篇SCI论文,谷歌学术总引用次数超29,500次 (截止2024年11月)。研究领域涉及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流域生态-水文-环境过程、全球变化与新污染物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等。开发了地下水污染模拟标准软件MT3D和MT3DMS,被全球10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目前担任国际期刊Sustainable Horizons 创刊主编,曾任包括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在内的5份国际水资源领域权威刊物副主编,并担任过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RC) 水文科学核心小组成员,以及国际水文科协 (IAHS) 国际地下水委员会主席。荣获多项国际学术荣誉,包括:美国地下水协会John Hem杰出贡献奖 (1998)、美国地质学会Birdsall-Dreiss杰出讲席奖 (2009)、美国地质学会O.E. Meinzer奖 (国际水文地质界最高荣誉) (2013)、美国地下水协会M. King Hubbert奖 (该协会最高科学奖) (2013)、第11届苏丹本阿卜杜勒亲王国际水奖 (PSIPW) (2024)。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及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点击这里下载完整简历.pdf


工作经历(包括现在的任职):

2022-现在: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讲席教授、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2022-现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讲席教授、副校长

2018-2022:南方科技大学 讲席教授、校长办公会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

2015-2018:南方科技大学 讲席教授、环境学院创院院长

2010-2018:北京大学 讲席教授、水科学研究中心 首任主任(2015后为过渡期)

2010-2018: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 George Lindahl讲席教授(2013开始停薪留职)

2002-2009: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 教授

1997-2002: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科学系 副教授(终身职)

1993-1997: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科学系 助理教授

1988-1993:美国S.S. Papadopulos & Associates, Inc.环境与水资源咨询公司 水文地质专家

学术经历:

2021-现在: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访问讲席教授

2018-现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 客座教授

2001: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土木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0: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与环境科学系 访问副教授

1995:澳大利亚国家原子能科学技术机构 访问学者

1991: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兼职讲师

教育背景:

1985-1988:博士(主修水文地质、辅修环境工程),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1983-1984: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1979-1983:学士(水文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社会兼职(部分):

2023-现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遴选委员会水文科学分委员会成员

2021-现在:国际学术期刊Sustainable Horizons 创始人、共同主编

2019-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地球科学学科咨询专家组成员

2018-现在: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18-现在:国家环境保护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现在:广东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现在:国际学术期刊Vadose Zone Journal 副主编

2015-现在: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指导专家组副组长

2013-2018: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 副主编

2010-2015:国际学术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副主编

2010-2018: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 指导专家组成员

2007-2014: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编

2007-2013:国际水文科协(IAHS)国际地下水委员会当选主席、主席

2005-2015: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水文科学核心小组成员

2005-2007:美国大学水文科学联合会(CUAHSI)行政负责人之一(Treasurer)

2003-2007:国际学术期刊Hydrogeology Journal 副主编

2003-2004: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2003-04年度主席

1998-现在:国际地下水模拟学术会议系列“MODFLOW and MORE”组织人

1998-2010:国际学术刊物Ground Water 副主编及软件版主编

获奖及荣誉:

2024:第11届苏丹本阿卜杜勒亲王国际水奖 (PSIPW)

2024: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 Award)

202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外籍会士

2019: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

2014: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地学系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

2013:美国地质学会迈因策尔奖(O.E. Meinzer Award)

2013:美国地下水协会金·哈博奖(M. King Hubbert Award)

2009:美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杰出讲席奖(Birdsall-Dreiss Distinguished Lecturer)

2008:美国特拉华大学DuPont Lecturer

2005:美国德克萨斯大学Oliver Lecturer

1999: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

1998:美国地下水协会John Hem杰出贡献奖

研究方向:

1. 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技术

2. 流域生态-水文-环境过程

3. 全球变化及新污染物对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4. 基于绿色环境修复的减污降碳协同技术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微塑料在农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分布特征和迁移机理,2023-2025,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931292,反常扩散在地下水污染溯源分析、原位修复和风险评估中的关键作用:理论与试验研究 ,2020-2024,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890852,粤港澳大湾区陆海相互作用下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与机理,2019-2023,主持。

4. 广东省科技厅,粤港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复联合实验室,2023-2026,主持。

5.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专项,KCXFZ20201221173410029(专2021N039), 深圳饮用水水源地与供水系统全体系动态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21-2024,主持。

教学:

(1) 水文地质

(2) 地下水模拟入门

(3) 污染水文地质学的概念与模型

(4) 地质统计学

(5) 地球化学与溶质迁移耦合模拟

(6) 地下水管理

(7) 高级地下水水文学

(8)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美国经验

学术成果(发表论著或者论文或者专利):

480余篇SCI论文;一部主要专著(含3个版本)和5部其他专著;11 软件说明书。

1.  论著信息及引用数据

Google Scholar (包括论文、专著和软件):

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g0FPeQsAAAAJ

2.  Web of Knowledge (不包括专著和软件):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I-5257-2014

10篇代表性论文及2部重要专著和软件(*为通讯作者)

1. Kuang, X., J. Liu*, B.R. Scanlon, …, C. Zheng*, 2024, The changing nature of groundwater in the global water cycle, Science, 383, eadf0630, doi: 10.1126/science.adf0630.

2. Ma, R., K. Chen, C.B. Andrews, S.P. Loheide, A.H. Sawyer, X. Jiang, M.A. Briggs, P.G. Cook, S.M. Gorelick, H. Prommer, B.R. Scanlon, Z. Guo, C. Zheng*, 2024,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49, 623-653, doi: 10.1146/annurev-environ-111522-104534.

3. Yu, J., Y. Tian*, X. Wang, T. Sun, M. Lancia, C.B. Andrews, C. Zheng*, 2024, Integrated modeling of flow,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dynamics in a regional watershed: Assessing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impacts, Water Resour. Res., 60(9), doi: 10.1029/2024WR037531.

4. Pang, M., E. Du*, C. Zheng*, 2024,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ing and source attribution with attention‐based graph neural network, Water Resour. Res., 60(6), e2023WR035278.

5. Chen, K., X. Chen, J.C. Stegen, J.A. Villa, G. Bohrer, X. Song, K.Y. Chang, M. Kaufman, X. Liang, Z. Guo, E.E. Roden*, C. Zheng*, 2023, Vertical hydrologic exchange flows control methane emissions from riverbed sediments, Environ. Sci. Technol., 57(9), 4014–4026.

6. Lancia, M., Y. Yao, C.B. Andrews, X. Wang, X. Kuang, J. Ni, S.M. Gorelick, B.R. Scanlon, Y. Wang, C. Zheng*, 2022, The China groundwater crisis: A mechanistic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 Horizons, 4, 100042, doi: 10.1016/j.horiz.2022.100042.

7. Feng, Y., Z. Zeng*, T. D. Searchinger, A. D. Ziegler, …, C. Zheng*, 2022, Doubling of annual forest carbon loss over the tropics during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Nature Sustainability, 5, 444-451, doi: 10.1038/s41893-022-00854-3.

8. Qiu, W., B. Chen, L. Tang, C. Zheng*, B. Xu, Z. Liu, J. T. Magnuson, S. Zhang, D. Schlenk, E. G. Xu*, B. Xing, 2022, Antibiotic chlortetracycline causes transgenerational immunosuppression via NF-κB, Environ. Sci. Technol., 56 (7), 4251-4261.

9. Yao, Y., C. Zheng*, C.B. Andrews, B.R. Scanlon, X. Kuang, Z. Zeng, S. Jeong, 2021, Role of groundwater in sustaining northern Himalayan river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0GL092354.

10. Ben, Y., C. Fu, M. Hu, L. Liu, M. H. Wong, C. Zheng*, 2019, Human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antibiotic residues in the environment: A Review,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69, 483-493.

11. Zheng, C. and G.D. Bennett, 2002, Applied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ing,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621 pp. (专著)

12. Zheng, C. and P.P. Wang, 1999, MT3DMS: A Modular Three-Dimensional Multi-species Transport Model for Simulation of Advection, Dispersion and Chemical Reactions of Contaminants in Groundwater Systems; Documentation and User’s Guide, Contract Report SERDP-99-1, U.S. Army Engine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Vicksburg, MS, 169 pp. (软件)

中文专著(含编译)

1. 郑春苗、易树平、肖凯、陈柯伟,2023,地下水生态环境统筹监管政策与技术汇编,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

2. 郑春苗、姚莹莹等,2020,黑河流域中下游生态水文过程的系统行为与调控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

3. 刘杰、郑春苗(译),2015,水文科学的挑战与机遇(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Hydrologic Sciences),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4. 齐永强、石效卷、郑春苗、刘伟江、刘杰,2015,潜行的宝藏:写给环保人的地下水科学,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

5. 郑春苗、贝聂特(Zheng, C., Bennett, G.D.),2010, 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拟(英文原著中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6. 中国地下水战略研究小组,2009,中国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出版社,北京(郑春苗为作者小组负责人)。

7. 郑春苗、冯夏红(编),2008,环境地球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