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
- 唐克扬,安徽芜湖人,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现代媒体与跨学科教研室主任。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市“孔雀人才”(B类) ,陕西省“三秦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纽约大学, 是深圳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兼任硕士导师。同时也是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建筑设计师,先后于北京大学学习比较文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艺术史,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于哈佛大学获设计学博士学位。
唐克扬参加过多个重要的展览策划,美术馆/博物馆研究和设计项目,将艺术创意、学术研究和城市实践融汇一炉。他是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还策划过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典藏文明之光”展,与德累斯顿国家收藏馆合作,在位于萨克森的皮尔内茨宫的举办“活的中国园林”展,在今日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场馆策划、设计、举办展览。
唐克扬著有大量艺术、建筑方面的著作文章,包括《从废园到燕园》,《长安的烟火》 (入选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年散文选》),《树》 和《夜》(法文和意大利文版) ,《美术馆十讲》,《十城画记》和《癫狂的纽约》(译作) ,《中国近代建筑史》 (合作, 获2017中国政府出版奖)。
唐克扬曾经主持了中国美术馆一系列与建筑与艺术相关的展览、研究项目。作为博物馆建筑的专家,是包括广州美术馆、浦东美术馆在内的多个博物馆美术馆项目的专家组成员,评审人和/或评议人,担任过最近进行的国家美术馆新馆项目的主要专业负责人。
空间与媒体实验室探索建筑学、艺术、人文学科和科技的交叉地带。这里的空间是指从城市尺度、园林景观、建筑物直至室内家具的各种人造环境,媒体则是赋予这些环境意义和智慧的艺术、文字载体和科技、新媒体手段。在当代,两者的对话诞生了众多的新颖产品和富有创造力的科技成果,使得设计成为一种可以和人文、社会、科技领域互通有无的思想方法,进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国内新生的类似机构,在现阶段,唐克扬的实验室致力于相关主题的既有成果梳理研究,搭建小规模的实验性空间装置和多媒体项目,培养学生对于此类课题的兴趣和初步工作能力。
在研项目
“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人文专项:“世界 设计之都的创新空间研究”
理论学术论著
1.《暂安于室:室内设计的问题》(暂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预计2018年印行
2.《十城画记》,商务印书馆, 2017年
3.《美术馆十讲》,商务印书馆,2015年
4.《纽约变形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
5.《在空间的密林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6.《从废园到燕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7.《美术馆设计手册》(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预计2018年印行
8.《气候:一个艺术计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9.《设计学院的故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创作作品
1.《长安的传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
- “长安的烟火”,入选《人民大学80年散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并载于《生活杂志》,2007年第10期
3.《访古寻城》系列,《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至今
4.“含嘉仓”,《大益文学》,2017年1月
5.“画画儿”(主编),《美术文献》纪念刊,2017年
6.“Ancient Flower,” Booksactually’s Gold Standard, Math Paper Press
7.《海外笔记》,《单读》连载,并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2016年
8.《洛阳在最后的日子里》,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
- “唐克扬小说专辑”,《今天》,2016年春季号
10.“图书馆之死”,载于《鲤》,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
11.《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 “水晶障”,户外建筑装置,2011年北京CBD乐成中心“都市戏剧”展
- 2010年中央电视台《天人长安》系列城市史电视纪录片总撰稿
- L’arbre,Desclée de Brouwer, Paris, France, 2009
- La Nuit,Desclée de Brouwer, Paris, France, 1999
- La Notte,Servitium, Gorle, Italy, 2001
英文论文
- “La “O” di Liu Dan: The Early Cultivation of an Artist,” The Sotheby’s, March 2016
“刘丹的圆:一位艺术家的早期修养”,载于苏富比拍卖行2016年专刊
-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Public Space,” Arquitectura Viva, Issue 150, VII-VIII 2011.
“中国的公共空间:传统与转型”,载于西班牙Arquitectura Viva杂志“中国制造”专辑
- “Yellow Mountai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Render Nature as a Picturesque ‘Other Space’,” in The Artful Retreat: Garden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Harvard University, 2010.
“17世纪的黄山:如画‘别处’的自然” ,发表于哈佛大学“艺隐:清代的园林文化”学术会议
- “The Ward Walls and Gates of Tang Chang'an as Seen in "The Tale of Li Wa" .”in Chinese Walls in Time and Space: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hapter 4,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9.
“《李娃传》中所见的唐代长安坊墙和坊门”,载于康奈尔大学出版社《时空之中的中国墙》
- “From Ruined Gardens to Yan Yuan: a Transformed Vision of the Chinese Garden – a discussion of Henry K. Murphy’s Yenching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in The Studies of Garden History & Designed Landscape, Summer 2004.
“从废园到燕园:亨利·墨菲的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载于《园林与景观设计史研究》
6.“Re-rendering Beijing: Transformed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Capital since 1949,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 Harvard Design School (GSD)
“再绘北京:1949年以来中国首都建筑图景的改变”,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博士论文
中文论文
- “间离的空间与戏剧”,《欧美戏剧文学与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
- “亨利·墨菲的燕京大学校园规划”,《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建工出版社,2016年
- “大陆和岛屿:汤桦建筑作品观察记”,《城市环境设计》,2017年第3期
- “木心美术馆评述”,《建筑学报》2016年12期(总第579期)*
- “看千年都市:究竟芜湖”,《读书》杂志2016年第4期*
- “世界:展览还是展览馆?米兰世博会中的空间与内容之争”,《装饰》杂志2015年第10期*
- “故土流变:‘城’-‘乡’中国的语义循环”,《时代建筑》2015年第3期
- “癫狂的美术馆:库哈斯+OMA/AMO+艺术空间”,《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第2辑
- “世界及其接口”,《新建筑》2015年第4期
- “积微成著:《建筑学报》1954-1959年基本建筑问题的讨论”,《建筑学报》2014年第9+10期*
- “空间建构时间:新卫城博物馆中的希腊历史”,《装饰》杂志2014年第9期*
- “多即是少:日本建筑的理论表达”,《世界建筑》2014第8期
- “异趣:西方视角中的中国园林”,《中国园林》2014年第5期*
- “业余建筑和建筑之余”,《时代建筑》2014年第4期
- “当代中国建筑的第三条路”,《建筑学报》 2014年第3期*
- “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美术文献》2014年第5期
- “再度开发的水滨风景:一个城市设计的中国剧本”,《新建筑》2013年第6期
- “历史保护的是现在:一种建筑时间在纽约的最近10分钟”,《时代建筑》2013年第3期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时代建筑》2013年第1期
- “在通往美术馆的路上”,《艺术界》2012年第6期
- “四个四重奏:当代展示空间中的中国画”,《美术观察》2012第8期*
- “再造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时代建筑》2012年第4期
- “回盼的风景”,《美术文献》2012年第1期
- “于内外动静之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建筑学报》2011年第7期*
- “在屏中的空间里”,《读书》杂志2011年第4期*
- “朱青生漆山计划”,《风景园林》2011年第2期
- “在中国设计美术馆建筑的约定性原则”,《建筑师》2011年第1期
- “在展览中邂逅建筑”,《建筑师》2010年第5期
- “纽约的夜与昼”,《读书》杂志2010年04期*
- “又见长安”,《读书》杂志2010年第2期*
- “未名的未名湖”,《读书》杂志,2009年第9期*
- “‘物有所值’的美丽面孔?——芝加哥同业中心建筑设计社会学读解”,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第24辑
- “大都会的再现:三看电影中的纽约”,《建筑师》,2008年第6期
- “私人身体的公共边界——由非常建筑谈表皮理论的中国接受情境”,《建筑师》2004年第4期
* 为中文核心期刊
主要展览
2016年上海安麓“住居的理想”丁乙装置展策展人
2015年苏州博物馆““赋格”策展人
2014年印度加尔各答CIMA, Envisioning Asia‘s Old Deltas In The Age Of Satellites策展人
2014年北京中间美术馆“10个展览”策展人
2014年武汉美术馆“气候”(江汉繁星计划)策展人
2013年北京今日美术馆“炎凉世界”策展人
2011至今“漆山计划”中国八大美院巡展策展人
2011年深圳建筑城市双年展分策展人
2010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2010年故宫博物院“典藏文明之光”策展人
200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罗巴利亚文化节“活的中国园林”策展人
2009年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巅峰:亚洲艺术的群像”策展人
2008年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SKD)“活的中国园林”策展人